对于13岁零基础的田径爱好者来说,建立良好的基础至关重要。初学者可以从轻松的活动开始,比如慢跑和跳绳,以此来提升耐力和灵活性。渐渐地,可以引入更多项目,如短跑、跳远和投掷,这有助于全面技能的培养。加入学校或俱乐部的田径队,接受专业指导和训练,这是非常有益的。正确的姿势和技术对提高表现至关重要。
早上 提前点起床,跑两三圈热身,先学习 摆臂、后蹬、高抬腿、单腿跳30米(最少跳两次)等等专业热身拉韧带动作,这些动作有助于提高100米的速度。学会后纳入每天热身范围。周5可以专业训练短跑,热身完毕后全力加速冲 30米3次 50米2次 60米2次 做第一项。 80米2次 100米2次做第二项。
早7点以后,慢跑3圈。然后开始蛙跳。蛙跳时,手必须背在背后,两个弯道90X2 的时候进行蛙跳,直道110X2,站起来慢跑,必须是慢跑,不能用走的!!你必须让自己的肌肉“记忆”在身体疲惫时对于“跑步”的感知。一共需要完成三圈。这种蛙跳练习,练习三天,休息两天。
对一个跑步者来讲,有很多方法进行速度训练:到田径场上,重复进行各种各样的短距离跑;做速度游戏;从上上快速地地跑下来;参加比赛等。速度训练对每个人都是可以的,对老年人的作用更大,因为它在保持步态的同时,也保持了人体良好的生物力学结构,而这两者将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消失。
M 女生八组)十组高抬腿(向前跑50M 女生八组)一组弓步走200M(前期拉韧带,后期可以不用做,当作热身项目) 四组沙地原地跳50下(用脚尖着地起跳) 3000M慢跑 两天内容反复来练习 拉个比你强的、或差不多的人一起练啊 一个人会慢下来的 一个星期拿2-3天的放松运动。
保持身体前倾:在短跑过程中,身体应保持轻微前倾,但不要过度弓腰。身体前倾角度越大,速度越快。(2)S形身体姿势:跑步时,背部要保持挺直,全程(包括脚踩地时)双膝应微屈。头部位置应比平时站立时低2~3英寸。(3)控制步幅:单脚落地时,脚应处于身体下方,而非前方。
脚前掌着地:用脚趾肚着地,避免脚跟触地,以减少地面冲击力,保持向前奔跑的动力。技巧: 节奏要快:每分钟换腿180~190次,随着体能增强,可进一步加速换腿节奏。 戒“踩地”、应“飞起”:单脚触地后,另一条腿应随着肌腱收缩自然地向臀部方向“飞上去”,利用股四头肌和小腿肌肉的力量。
在技巧方面,节奏要快是关键。每分钟换腿180~190次,可以随着体能增强而进一步加速。单脚触地时间越长,身体丧失的动能就越多。同时,要避免“踩地”的动作,而是让后腿自然“飞起”,利用股四头肌和小腿肌肉的力量完成动作。
要求:跨越横竿时积极做好跨栏步动作,横竿间跑3—5步,根据学生掌握技术的情况,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,高水平的学生安排到跨越栏架小组,栏间跑3步,逐步形成正确的栏间跑节奏。
在跨栏跑中,起跨腿的技巧至关重要。首先,运动员需抓紧时机,利用腿部力量跃起,跃过栏架时将腿张开,确保稳定。对于摆动腿,其动作要求更高。摆动腿需高抬,伸直后压落,同时配合跨腿的蹬收动作,迅速提起拉回。此外,前臂的前伸和后摆有助于保持身体的平衡和节奏。
加强专项力量训练: 速度力量训练:跨栏跑对速度力量的要求较高,因此日常练习中要特别注重速度力量的提升。 循环练习法:采用循环练习法,结合多种力量训练手段,全面提升身体力量。 保持长期性和系统性:专项力量训练需要长期坚持,并逐步形成系统性训练计划,以达到最佳训练效果。
1、第一,要多做起跑练习,尤其是上起跑器的蹲踞式起跑练习(没有的话,原地蹲踞式也可以),要有人辅助发令,长期锻炼,可以提高起跑反应。第二,30米跑练习,30米跑的过程可以锻炼你从静止到达到最高速度的能力,为短跑(跳跃)运动员经常采用的训练手段。
2、原地摆臂练习。主要用来体会和掌握摆臂正确技术,对协调下肢动作,提高跑速起到积极的作用。练习方法:两脚前后站立,前腿稍弯曲;上体稍前倾,两臂弯曲成90度,前后摆动。练习时要求放松,以肩关节为轴,摆动方向要正确,做到放松、自然、协调。小步跑。
3、饮食,由于长距离比赛项目需要强大的肺活量,所以前提保证则是通畅的呼吸道。 多吃清淡食物,蔬菜和水果,少吃辛辣油脂食物,可以保证呼吸道的通畅。肺活量,长跑运动员都有很惊人的肺活量,普遍在5000毫升以上,高者能过万。
4、寻找专业指导 寻找体育老师或专业教练:如果附近有学校体育老师开设的课程或专业田径教练,建议寻求他们的指导,进行系统化的训练。 力量训练 杠铃蹲举:使用杠铃进行蹲举训练,从基础开始逐渐增加重量,每组10次,可以是半蹲或深蹲,起身时要快速有力,并注意保护膝盖和腰部。
1、提高短跑速度的方法包括练习爆发力、增强柔韧性和进行频率爆发力训练。爆发力训练主要涉及速度和力量的结合。可以尝试以下练习: 跳深 纵跳 负重纵跳 负重蹲跳起 负重深蹲 负重弓箭步交换跳 柔韧性训练则关注关节活动范围和肌肉、韧带的伸展能力。这对于提高短跑中的步幅至关重要。
2、要提高100米短跑的速度,首先需要关注技术动作的优化。掌握正确的起跑技巧,包括快速启动和加速,为后续的跑步提供动力。在加速阶段,逐步增加步幅和摆臂的力量,以便平稳过渡到途中跑。在途中跑时,保持身体平衡并利用惯性前进,同时注意呼吸和节奏的维持。冲刺阶段要尽力保持高速度,直到冲过终点线。
3、要在短时间内提高短跑速度,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: 强化特定肌肉群: 高抬腿跑:增强大腿前群肌肉力量和髋关节的柔韧性,同时发展小腿肌肉力量和膝关节的灵活性。注意保持大腿与躯干成直角,支撑腿蹬伸充分,协调大腿与躯干的动作。
加强躯干力量:由于中长跑运动员腰背肌群的发展与训练明显低于腿部肌群,容易造成跑进中身体前后转动过大或左右倾斜,这些多余动作很大程度上浪费了宝贵的体能,并且还不利于跑进中步长和步频的发挥。
中长跑还需要良好的技术和战术意识。技术训练包括正确的起跑技术、途中跑技术和冲刺技术。战术培训则涉及比赛策略、体能分配和如何应对不同比赛环境等。综上所述,中长跑的训练方法包括耐力训练、速度训练、力量训练和技术训练与战术培训。只有综合这些训练方法,才能有效提高中长跑运动员的运动表现。
中长跑的训练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:注重训练的趣味性和竞赛性:通过设置多样化的训练内容和形式,如间歇跑、变速跑、团队竞赛等,激发运动员的积极性。培养坚韧的意志,让运动员在训练中不断挑战自我,提升心理承受能力。关注生理系统的协同作用:呼吸训练:合理调整呼吸频率,如每分钟3540次,与跑步节奏同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