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3种跳水动作的3种姿势分别为:抱膝屈体直体 抱膝 屈体 抱膝运动员在空中时,膝盖弯曲、上下半身弯折并紧密贴合,双手抱紧膝盖,做空翻动作。
首先,按照跳水的方式,跳水动作可以分为以下几类:直接跳水、跳板跳水和高台跳水。直接跳水是指运动员直接从水面跳入水中完成动作,一般在比赛中不会使用。
第5组——转体跳水。第6组——臂立跳水(仅在跳台跳水中采用)。动作姿势。跳水动作的姿势。可分直体(用“A”表示)、屈体(用“B”表示)、抱膝(用“C”表示)、翻腾兼转体的任意姿势(用“D”表示)4种。
平衡和直立的身体姿势:站在跳板上时,身体要保持直立,重心平衡,双脚并拢站立。身体要紧凑,臀部和胸部要收紧,保持身体垂直。避免身体前倾或后仰,以确保跳水过程中的平衡和稳定。
第三位数表示翻腾周数(计算方法同上)。例如“614”动作中“6”表示第6组臂立跳水,“1”表示采用第一组向前跳水方向翻腾,“4”表示翻腾两周。再如“632”,是指第6组的臂立跳水动作,用反身跳水方向翻腾一周。
跳水空中动作的姿势又分为A式(直体)、B式(屈体)、C式(抱膝)、D式(翻腾兼转体)。掌握了以上这些知识,当观看跳水比赛时,听到播音员报出某位运动员将要出场比赛的动作代号,就容易理解了。
难度系数越高,说明跳水动作越难,完成难度也就越大,评分也就越高。动作精度 动作精度是指选手在完成跳水动作时所表现出的精确度和准确度,包括起跳、姿势、旋转和入水等方面。
动作难度:动作难度是评定跳水难度系数的重要因素之一。动作难度越大,难度系数也就越高。技术要求:跳水动作的完成度和技术要求也是评定难度系数的重要因素之一。技术要求越高,完成度越好,难度系数也就越高。
动作难度系数是表明运动员完成动作的难易程度。国际跳水竞赛规则为每一个跳水动作确定了相应的难度系数,它根据动作组别、竞赛项目(跳板、跳台)、器械高度、动作姿势和翻腾转体的周数等方面的差异来确定其数值。
动作难度:动作难度是评定跳水难度系数的重要因素之一。动作难度越大,难度系数也就越高。技术要求:跳水动作的完成度和技术要求也是评定难度系数的重要因素之一。技术要求越高,完成度越好,难度系数也就越高。
运动员跳水时,动作简单,难度系数就低;动作复杂,难度系数就高。例如:3米板103乙,难度系数为6。10米台307丙,难度系数为4。对于同一动作,因器械高度不同,难度系数也有区别。
跳水最高难度系数为10级。跳水项目的难度系数根据动作的难度、完成度、高度和旋转等因素来评定。10级为最高难度系数,只有极少数跳水运动员能够完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