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联防实际上是基本联防中23联防演变出来的,先说23联防,两个后卫或者小前站在发球线的两端,后面三个人一字排开,联防的要点就是一人负责一块区域。而所谓的113联防,实际上就是扩大了防守区域,前面这个2的其中一人顶到对方持球人面前,通常这个位置在三分线靠上一点点。2中的另外一个人站在这个人的身后。
2、-3-1区域联防结合了人到人和区域的原则:很像三盯人两区域或者一盯人四区域防守战术。如图所示,这是个快速移动的防守策略,通过防守方3名速度较快的防守球员相互配合防守3名最好的进攻球员。另外两名防守球员,叫做“纵列”,负责防守一片区域。他们站成一条直线,守在三名外围防守球员后面。
3、在联防效果上,二三联防主要针对外线投手群,能有效压制弧顶和45度的三分,但对篮下的保护依赖于中锋反应速度。而一三一联防的防守点分布均匀,能更好地应对不同类型的进攻,底线进攻和抢断球能力较强,适合快节奏比赛。
4、接近篮筐投篮空位投篮快攻局部多打少错位单打(大打小,高打矮)能力单打(弹跳、体重、速度、技术优势)一切战术的目的都是为了快速寻找以上6点中的至少一点。
5、一三一联防进攻队员按前后各一人、中间3人的落位形式组织进攻配合,是阵地进攻中被广为采用的基本战术。
6、第紧逼盯人,当对方一拿到球就贴上去强力压迫或是包夹,干扰破坏对方的进攻节奏,增加对方的失误率。第三二区域联防,高位三个低位两个,压迫对方的后卫,是以防守外线为主。缺点:如果对方的禁区有长人就很容易失效。
NBA从19461947赛季开始就有联防,但早期的联防形式可能与现代有所不同。联防在NBA中的应用和发展是一个持续演变的过程。联防战术因其位置固定、分工明确、重点突出,能有效保护篮下、组织后场篮板球和发动快攻等特点而被广泛采用,但同时也存在容易被对方在局部区域以多打少的局限性。
篮球国际比赛是允许联防的,而NBA球员没打惯联防,这在世界比赛中给美国队造成冲击,于是在2001年后NBA联盟也开始允许联防。依据防守队员的站位形式,常把区域联防分为"2-1-2"联防、"2-3"联防、"3-2"联防、"1-3-1"联防及对位联防等几种;其中"2-1-2"联防是最基本的区域联防。
联防,即联合防守,包括站位联防和对位联防,常见的如2-1-2联防和2-3联防。这种防守策略要求球员守住自己的防守区域,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作用。它通常用于对付中投不准但内线得分能力强的队伍,或者对某个球员一对一防守不足的情况。
也是NBA在取消联防标准前的一个重要判断点,2001年时NBA开始允许联防,原因是世界篮球崛起,篮球国际比赛是允许联防的,而NBA球员没打惯联防,这在世界比赛中,给美国队造成冲击,于是在01年,联盟也开始允许联防。
而联防则以防球为最终目的。把区域联防和人盯人防守两种战术融为一体,比人盯人防守更具有集体性、区域联防防 守更具有针对性。2001年开始NBA允许联防,原因是世界篮球崛起,篮球国际比赛是允许联防的,而NBA球员没打惯联防,这在世界比赛中,给美国队造成冲击,于是在01年,联盟也开始允许联防。
另外,当你的球性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,必要的假动作和变速运球是你过人的利器。但是这和锻炼球性关系不大。
加强规范化投篮动作的练习。投篮的动作有单手和双手,不论采用哪种方式,都要严格地按规范化动作去做。培养和掌握投篮时的肌肉感觉是优先于一切的先决条件,这就应加大规范化投篮动作的练习,最终达到动力定型。提高身体的训练程度。
我猜想一下第一,在离篮筐9米的地方设置一条四分球线,如果这样做仍旧没有提高得分的话,那么可以考虑设立五分球线;第二,在球场上圈出特殊区域,无论双方是谁,在这里得投篮得分就可能得到额外的奖励,将分数翻一倍或两倍。
在培训中他主要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形式给我们上课,此次培训内容主要以篮球基本知识、训练方法、竞赛规则、裁判法和现场执法7人制比赛实战为主,既有篮球理论的学习,又有训练方法的实战演习,可以说内容全面,形式灵活。